1
 
历史渊源——
 
  双塔影园位于官太尉桥十五、十七号,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传统园林宅第。古宅建造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清代咸丰二年,苏州著名的田园诗人袁学澜购得此宅,对园宅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景观整修。修好后很是得意自豪,说:“余之园无雕镂之饰,质朴而已;鲜轮奂之美,清寂而已”。于是自题名为“双塔影园”,并特地作了一篇“双塔影园记”序其始末。
  岁月沧桑,百余年间双塔影园几经易主,年久失修,日渐颓败。一九九六年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双塔影园进行修复和改造,动迁住户,鸠工修葺,历时三载,遂复旧观。再现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粉墙黛瓦、飞瓴翘角的特色,将军门气宇昂轩,砖雕门楼隽秀儒雅,体现了中国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水平,表现了故居主人的清静、淡薄的居住理念与人文的修养。2010年,经苏州市文物局批准,双塔影园由“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升级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
 
建筑特色——
 
  双塔影园面临官太尉河,大门朝东,寓意“紫气东来”。东南方的石桥,是建于明代的官太尉桥。官太尉河两岸,保留着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风貌。
  影园坐西朝东,是典型的苏州清代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系苏州古城内保存结构最为完整、规模较大的名人故居。影园占地约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五百平方米。该园宅主要分南北两路,内部建築布局既各成体系又多有联通。南路現为官太尉桥路十五号,因拓宽马路,临街门厅已拆除,现存三进三开间正房。第一进是轿厅,为过去停歇轿子所用;第二进是客厅,为会客、宴请之用;第三进是堂楼,为家庭人员生活起居休憩之内宅。正房旁边另有两进偏房、一进下房和一座后花园。北面一路现为十七号,现存四进三开间正房。第一进是轿厅,第二进是客厅,第三、第四进均为内宅堂楼。旁边另有一座更楼、一座花篮厅。更楼高三层,为全园宅之最高点。花篮厅是书房,前庭后园颇为雅致,为袁公会聚诗友,写作谈艺之所。
 
1
 
  入口门厅上方的“吴都会馆”匾额,是我国文物界权威专家罗哲文老先生在2005年所题。门厅两侧青石雕琢的圆抱鼓枕石刻有三狮滚绣球的吉祥图案,两扇厚实的大门就坐落在这两块枕石上。门厅两侧的墙面上装饰有砖细贴面,贴面的四角有浮雕蝙蝠图案;中部有圆形的透雕吉祥图案,一幅雕的是双鹿与松、竹、菊,另一幅雕的是麒麟与梅、兰。对面照墙砖雕雕有十二生肖的各种动物,在松柏树下向老寿星祝寿。
 
 
“云开春晓” 砖雕门楼——
 
1
 
  “云开春晓”砖雕门楼是双塔影园几座门楼中规模最大、做工最讲究的一座。位于轿厅之后,是轿厅通往第二进庭院的门。该门楼石箍门框的花岗石条是八件套(古建石库门的构件有四、六、八件套之分),上下各三块,左右各一块,属规模较大的一种。二寸厚的实心杉木门扇上,贴有八分厚的小方青砖。每块方砖以四枚大头铆钉固定,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防火功能。门框内面是八字墙门洞,砖贴墙面,进深有二尺多,使门扇打开时不受日晒雨淋。门内既有竖门杠,又有横门闩。粗大的横门闩隐藏在侧方墙洞里,拉动很灵活。
 
 
“克勤克俭”砖雕门楼——
 
1
 
  “克勤克俭”砖雕门楼位于“眉寿堂”客厅之后,是客厅通往第三进庭院的门。该门楼石箍门框的花岗石條为八件套。门扇上虽没有贴面砖,但足足有三寸厚,极为牢固。深深的八字墙门洞,墙面砖脱落后没有再贴,裸露出里面厚实的砖砌墙体。仔细看去,像城砖似的砖块顶面还刻有寿纹。门罩屋面是青小瓦铺就,屋脊是灰塑的文头脊写意图案。
 
眉寿堂——
 

1

 

1
  双塔影园两落四进,惟主厅“眉寿堂”最为高大宽敞、雕刻精细。梁柱上有八对木雕的装饰片,好似明朝官員乌纱帽上的帽翅,民间俗称“纱帽厅”。据袁学澜的“双塔影园记”记载:“邻寺双塔影浮南荣丁位,据形家言谓:主居者多寿、娴於文艺,以塔之秀气所聚也!”。形家就是当时的风水大师。讲邻寺的双塔处在宅园的西南方,主居者长寿,并且专长文艺。所以袁学澜把主客厅名以“眉寿堂”。“眉”有聪明智慧的意思。袁学澜所著诗文,脍炙人口,著声吴下,流传国外,人以“诗史”、“诗虎”称之;并且袁学澜享年九十余岁。可谓两样都应对了。
 
文绮堂——
 
1
 
1
 
  “文绮堂”是园主会聚朋友的厅堂,袁学澜先生的字号为“文绮”。为纪念袁学澜先生,用其字号作堂名,故作“文绮堂”。现厅堂上下备制匾额楹联,安装现代影像音响设备,以作会议室之用。先后举行过“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中式建筑创新与发展论坛”、“中日古建筑专家交流座谈会”和“CIOB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论坛”等高级别的专业会议。
 
杏花春雨楼——
 
1
 
  “杏花春雨楼”原来是园主一家居住的楼堂。楼上是卧室,楼下是起居室。现在为吴都会馆宴会厅与茶室。堂名套用袁学澜所著诗集“杏花春雨楼集”。杏花春雨楼的茶室高雅恬静,可以品茗会客,也可举行小型会议。按照明代筑园大师计成在《园冶》“装折”中说的,也算是“构合时宜,式徴清赏”。
 
备弄——
 
1
 
  苏州人称“陪弄”或“备弄”。一般只有一米多宽,设在正房的侧边,随着正房一进一进地延伸,长至几十米、上百米。陪弄基本上与每一进房屋都有侧门相通,有些还与河埠、花园、后门相通,是园宅内部通道的主干线。
  备弄上有廊顶屋面,遮风挡雨,便于通行。两边大部分是墙体,全封闭的。也有局部屋顶与墙体之间留有一线空隙,或与厅堂后面的“蟹眼天井”相连,便于采光、通风和屋面泄水。与花园连接的一面,有的还设立花格漏窗,“移步换景”,在移动变换中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主花园——
 
1
 
  双塔影园的主花园为全宅重点,面积约有四百多平米。苏州园林的特点就是小巧玲珑、移步换景。亭、榭、廊、桥,花、木、池、石,巧妙搭配,互为因借。据“双塔影园记”,袁学澜先生购得此园宅后,也曾“辟旧垣,广其庭,庭有花木,玉兰、山茶、海棠、金雀之属,丛出于假山磊石间,具有生意,井冽寒泉可供灌漱,绕迴廊以蔽风雨,构高楼以迎朝旭,芟削芜秽,清景呈露。”
 
悬影轩——
 
1
 
  “悬影轩”位于花园的中心位置,前临水池可观鱼,后有芭蕉能听雨;左有罗汉松,右有羽毛枫,是对弈、阅读的最雅处。更可喜的是,从轩中可以欣赏到园宅之外,双塔靓影。这就是“借景”,体现了明代筑园大师计成在著作《园冶》“兴造论”中说的造园要“巧于因借”的精神。
 
北花园——
 
1
 
  北花园园洞门上一面门额为“适圃”。取自袁学澜年少时居住的苏城东南尹山乡袁村老家,家中有一座“适园”;后来又启用“适园丛稿”稿纸,出版了《适园丛稿》和《适园诗集》。园洞门的另一面门额为“花溪”。取自门前的这条,历史上曾称过“花溪”和“香溪”的官太尉河。北花园中高大的太湖石峰名曰“揽云峰”。它如一支手掌想伸向天空、揽住白云。这座石峰体量大、品相好,符合太湖石峰“瘦”、“漏”、“透”的要求,是太湖石峰中的极品。
 
小花园——
 
1
 
  小花园玲珑小巧,颇得苏州园林恬静典雅的气质。园内置小石桌,可品茗赏月。花架蔓延,芭蕉掩隐,茵茵绿意婉转曲回,甚为清幽宜人。
园中半亭名曰“栝籁”,亭中立关公像,气势威严勇猛。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被称为武圣关公。
 
《姑苏繁华图》——高仿真图卷刻漆屏风
 
1
 
  置于双塔影园内眉寿堂中的高仿真《姑苏繁华图》别称《盛世滋生图》,系清宫画院内阁中书徐扬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创作。画卷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运用中国画特有的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自西而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村)、一镇(木渎镇)、一城(苏州古城)、一街(山塘街)的景物,生动描绘了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古城的湖光山色和城乡风情。画卷原藏于清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在双塔影园杏花春雨楼中,还有一面刻漆屏风《姑苏繁华图》,截取的是画卷中重点描绘的胥门万年桥部分,细致地表现明清时的苏州城西部阊门、胥门外山塘街、南濠街、皇亭街、万年桥大街、枣市街人口密集和商业繁盛的情形。河内舟船相接,夹岸店铺林立,各式人物栩栩如生、悠闲自得。明清时代,仅次于阊门外的苏州第二商业中心胥门的繁华景象尽现于古朴、典雅的六扇刻漆屏风之上。
 
“双塔影园”实景——
 
1
 
1
 
1